当前位置:主页 > 育儿 >

死记硬背对孩子的智力发展不是好事

时间:2023-02-23 20:03

人气:

编辑:试管助孕网

  有好多家长都喜欢让孩子死记硬背古诗、课文或者口诀,尽管死记硬背能够应付一些考试,让孩子在考试上得到一些高分,但是实际上这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没有多大的好处。这是因为死记硬背孩子运用机械记忆来学习知识的,单纯地依靠语言声音的听知觉来形象和字形的视知觉形象之间的相结合,构成了外部的联想来达到记忆目的的,但是对于古诗或者口诀的内在含义,一般无法理解,而且机械记忆的东西是僵死的东西,这种东西对孩子的智力发育没有什么好处。

  机械记忆的东西,记得快,遗忘得也快

  机械记忆的东西,尤其是像小和尚念经一样背熟的古诗、课文或者口诀,总是既容易记住,也容易遗忘掉。也就是“背得快,忘得也快。”

  虽然孩子可以很快就把要求记忆的东西背的滚瓜烂熟,但是家长也发现,仅仅过了十几天或个把月,孩子就会把曾经背会的东西忘的差不多,甚至很快就会忘得精光。可是有些家长片面地看到孩子背的快的特点,往往就会产生一种错觉,总是以为孩子的机械记忆力“很强”,很想让孩子多背多记忆一些。其实这种只看重孩子容易记忆的一面,而忽视他们容易遗忘的一面的作法是不可取的。

  孩子从小死记硬背反而有害

  如果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强迫孩子死记硬背,还可能养成一个坏毛病:当孩子进入小学之后,碰到学习稍微难憧一点的知识(如学习加法交换律、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等等),孩子也会去死记、乱记,而且孩子可能养成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和智力活动方法,那就是死记硬背,知难而背,而不是知难而想。孩子即便不懂也不愿意问,也不愿进行仔细的观察,更不愿开动脑筋思考,不管他三七二十一,背下来再说。

  对于五六岁的孩子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学习较难的文字与材料,单纯运用机械记忆力会比开动脑筋思维要“省事”而且“容易”得多,如果家长和老师疏忽,就可能使孩子不自觉的养成死记硬背的智力活动习惯,以后要改就很难。这种现象是孩子自幼养成的毛病。

  我国古代有段时期把记忆力的好坏看成是否是天才的主要标志,以能够背诵的经书的数作为标准选拔人才,结果用这种方式选拔出来的人成才者很少。比如宋代的时候,就曾以能背诵经书的多少为标准,选拔了100多名“神童”,这些“神童”的年龄一般在4-10岁之间,这些孩子大多能背诵六经、《论语》、《孟子》、《孝经》等十来种书,有的甚至能背诵经、史、子书达17种之多。但这100多名神童中,后来成才的只有两人。宋高宗询问大臣,为何赏赐过的神童没有一个登科显名的。大臣回答说:这等童子只能诵读,不值义理,作文…………

  因此,在孩子在早期的智力开发与学习中,如果家长只关注机械记忆,那么很可能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产生不利的影响。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果对您有帮助,留下您的阅读感言吧!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湘ICP备2020023243号 | 商务合作